尊龙凯时

您好 ,接待进入尊龙凯时官网!
集团官网| 尊龙凯时纪委
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

企业文化

首页 > 文化建设 > 企业文化
李明随笔:何须“再三告诫”
宣布时间:2025-02-26 15:56:13     作者:李明   浏览量:1524   分享到:

任何工具太多了就会失去了价值 ,人们就会不屑一顾 。人们强调一件政令的主要性 ,往往会用到“再三告诫”这个词 。令人含混的是 ,为什么一令一申、二令三申不可 ,非要再三告诫呢?

大凡再三告诫的事情 ,也就保存有禁不止、有令不可的征象 ,说白了就是有人没有按章服务 ,政令没有被执行到位、未引起重视 ,只好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加以重申 ,看起来似乎在强调政令的威严 ,可现实上事情的落实力在一次次的强调中受到蹂躏 。

看过《红楼梦》的人都知道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内务的做法 。首先 ,她找出宁国府保存的主要问题 ,为强调“游戏规则”的主要性 ,她召集宁国府各管事并宣布:“现在可要依着我行 ,错我半点儿 ,管不得谁有脸的 ,谁是没脸的 ,依例现清白处治……有拘情 ,经我查出 ,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可了 。现在都有定规 ,以后哪一行乱了 ,只和哪一行语言 。”在宁国府的治理实践中 ,应该说王熙凤是乐成的 ,是很是有效果的 ,“众人不敢偷安 ,自此兢兢业业” 。任何规则制度 ,只有坚持以一个标准去执行 ,一断于法、不别亲疏 ,才华维持法的公信力 ,使人人遵法 。

从治理的角度审阅问题 ,我以为造成“再三告诫”时势的缘故原由主要有三条:

第一 ,“下不为例”说得太多 。关于违反划定或者事情不达标的人 ,许多时间我们是先看其态度好欠好 ,“态度分”占比太多 ,划定执行起来的弹性太大 ,有的甚至把执法当人情 ,处分起来看心情 ,于是所有人都把注重力放在了态度上 ,规章制度的警戒作用就降低了 。一句“下不为例”说出来 ,各人都轻松 ,你好我好各人好 ,一团和气 ,但这句话就像“狼来了”一样 ,说多了就不灵 ,“下不为例”酿成“下次照例”“习惯违例” 。

第二 ,建章立制不敷科学 。制订规则是治理的主要内容 ,但需要注重的是 ,制订规章制度是个“手艺活” ,制订得不对理、不详尽、不严谨都将严重影响效果 ,甚至与最初的目的南辕北辙 。在制订规章制度时 ,切忌情绪用事或者矫枉过于急切 ,要经由详尽的调研、测算和论证 ,不然就容易造成制度落实不下去的情形 。面临这种时势 ,只有两种步伐解决 ,一种是连忙修改制度 ,另一种是打折执行 ,但无论怎样都危险了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,损失较大 。以是 ,我们在建章立制时 ,一定要下到足够的功夫 ,做到足够的稳重 。

第三 ,制度缺乏一直性 。俗话说 ,执法如山 。制度规则眼前不需要思量“天时地利” ,制度划定是啥就是啥 ,我们要始终凭证一个执行标准 ,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。我以为执行标准不宜受“时节”影响 ,忽高忽低、忽严忽松 ,不然就破损了执行的一直性 ,就容易造成下面这种情形:有的违规者没有挑对时间 ,撞到了枪口上 ,那欠盛意思 ,“不打勤不打懒 ,专打不长眼” ;有的违规者挑对了时间 ,成了灵醒人 ,被“下不为例”也不是不可能 ,最终严肃的执法行为成了一场闹剧 。(孟村矿 李明)


编辑:达文娟


地点:咸阳世纪大道中段58号尊龙凯时大厦 电话:029-33191500 传真:029-33191501
陕ICP备19005658-2 COPYRIGHT@201 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65号    手艺支持:硅峰网络
网站地图